一、 一周要闻
1.国务院国资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二、 企业观察
3.安徽海螺:对标先进促发展 奋力赶超创标杆 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4.广西交科集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1.国务院国资委: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月2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原原本本学原文读原著、认认真真学思想悟原理,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建立更多的创新联合体,加大重点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着力提升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打造可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优势,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华智观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向世界展现出其优越性和蓬勃生机。在面临国际斗争与竞争时,国有企业需要在科技领域体现担当。央企的带头作用给地方国企树立了榜样。可以预见,未来地方国企投资参与高科技含量项目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给众多资源禀赋不足的地方政府提供思路,从土地财政向科技财政的转变,将会是一条新的道路。
2.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6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国资委会见了来访的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张玉卓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进一步支持推动湖南省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中央企业充分发挥湖南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加大投资布局力度,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同湖南各类所有制企业、高校院所等加强合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湖南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3.安徽海螺:对标先进促发展 奋力赶超创标杆 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海螺)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集团之一。
对标世界一流,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成效突出。对标世界一流勇攀水泥技术最高峰。安徽海螺成立初期即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攻关创新,建成了我国首条日产5000吨国产化示范线、世界首条日产12000吨生产线,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对标世界一流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安徽海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国际化产业布局,海外投资达155亿元,沿“一带一路”建成20个实体工厂,成为国内同行业海外投资规模和产能规模的“双料冠军”。
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根基。聚焦科技创新,巩固世界一流企业技术水平。聚焦商业模式,构筑世界一流企业产业架构。聚焦深化改革,完善世界一流企业治理模式。
4.广西交科集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广西交科集团2021年纳入北投集团改革专项任务“科改示范行动”,基于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与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3个创新平台及载体,致力于成为自治区和北投集团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在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科改示范行动”的不断深入,广西交科集团各项激励机制也在同步完善,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通过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对科研部门、科研岗位设置了系统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科研活动与经济指标的换算关系,实现科研、生产、经营统筹考核,摆脱科研活动易游离在企业主体行为之外的局面;围绕发挥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完善现有考核指标体系,依据岗位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和贡献确定不同岗位分红标准,不断完善岗位分红机制,增强科研核心人才激励,拉开岗位待遇差距,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