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周要闻
1.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2.国资委:国企数字化转型“上热中温下冷”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3.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二、 企业观察
4.鞍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5.中交集团:发挥合规官服务监督作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1.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从总则、组织职责、管理机制、重大案件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
相较2005年印发的《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此次发布的《办法》从名称上删除了“重大”二字,将适用范围从此前仅针对重大案件,扩展到对所有案件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从责任主体、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重构,涵盖了案件管理全生命周期,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清晰、要求更加具体。
重大案件由于金额大、影响广,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件管理的成效,有的甚至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办法》专章对重大案件管理提出要求:一是明确中央企业可以结合实际确定本企业重大案件标准,同时,优化了需报国务院国资委备案的重大案件标准,进一步增强标准的科学性。二是强调重大案件要及时报备,同时建立督办机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力度,依法维护权益。三是要求中央企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和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妥善处理案件。
华智观点:该《办法》的发布,可以看作是《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具体化要求。同时也对央企在风险控制,尤其是法律风险控制方面,予以明确。
2.国资委:国企数字化转型“上热中温下冷”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6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会,通报了2022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据介绍,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展中,国有企业围绕转意识、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转文化,多措并举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落地。其中,89家央企明确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90多家央企组建“一把手”负责的转型领导机制;800多家国有企业探索传统业务转型模式,推出典型企业900多个,建设数字场景3200多个,组织转型培训3.7万场,参加人次近千万;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上热中温下冷”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华智观点:国企数字化转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就国企总体、尤其是地方国企而言,如何深入探索数字化工作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仍然任重道远。
3.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6月26日,张玉卓深入地方国有企业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等调研。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支持企业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瞄准价值链高端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应用促创新、以创新带应用,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6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应邀出席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参加“直面挑战:在脆弱的环境中重启增长”分论坛。张玉卓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企业有活力、增长有动力,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以自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经济发展加油助力。下一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聚焦提高效益效率深化改革,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以高质量参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更好融入全球市场,更深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把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为经济发展增加确定性、注入稳定性。
6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会见了来访的蒙古国国资委主席青格勒。张玉卓表示,近年来,两国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能源矿产、互联互通等领域开展了系列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国务院国资委愿同蒙古国国资委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两国国资国企领域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希望双方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监管经验交流,携手提高两国企业效益效率;深化两国国企互利共赢合作,在传统合作领域基础上,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多边平台合作,共同应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推动国有企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4.鞍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深入推进法治鞍钢建设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企全过程,法治鞍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四个体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提升:健全责任体系;健全组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健全考核体系。
推进“两个融合”,服务中心能力取得新突破:推进法治建设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法律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建立“三项机制”,风险和内控工作开创新局面:建立风险预警通报机制;建立运行重大事项风险合规联审机制;建立风险内控“2+N”工作机制。
突出“五个着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着力合规管理顶层设计;着力合规管理机制建立;着力专项合规治理;着力境外企业合规体系建设。
做到“四个坚持”,确保法治鞍钢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党对依法治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打造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大局。
5.中交集团:发挥合规官服务监督作用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的相关部署要求,深入落实《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两级总部部门合规官、二级子企业首席合规官设置,明确职能,强化履职,健全机制,充分发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健全合规官组织体系:4月,集团聘任集团总部各部门合规官,由合规风险意识强、熟悉部门业务内容的骨干人员担任,其中法人治理、战略发展、资本运营、市场开发、投资管理、纪检监督等重点领域由部门副职及以上人员担任,二级总部也相应聘任了部门合规官。调整二级子企业首席合规官,规避岗位利益冲突,增强合规独立性,聘任专职首席合规官31名,专职率达到了76%。经过持续推动,集团在境内形成了“总部+二级单位+三级公司+基层项目”的四级合规组织体系。
健全合规官制度体系:集团两级总部发布确定部门合规官任职条件、工作职责、激励机制等规定,制定印发《中交集团首席合规官管理办法》。
健全合规官运行机制:集团两级总部合规官充分发挥合规管理“第一道防线”作用,制订了合规风险识别清单、岗位合规职责清单、业务流程管控清单,制订了投标、投资、安全环保、商票、佣金等重点领域专项合规指南;严格落实执行首席合规官季度履职报告制度,加大对重大合规风险、“三重一大”经济性决策风险的监督,有效提升了集团风险防控水平。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央视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