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400-690-2001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华智视野 热点解读

华智视野

Huazhi Vision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华智视野 热点解读

【第40、41周】国资国企一周要闻简报:新一轮国企改革突出分类改革

发布时间:2023/10/12   Click:
  1. 一、一周要闻

  2. 1.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

  3. 2. 《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4. 3. 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5. 二、企业观察

  6. 4.“三高”组合拳助力中国中铁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

  7. 5.中核集团: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底线管控 统筹有序推进法律纠纷案件工作

 

1.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

9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领会深化提升行动的新要求,始终坚持正确改革方向;要区分功能使命性任务和体制机制性任务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路径方法;要全面落实避免遗漏,突出重点凸显自身特色;要更加注重分类改革,鼓励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探索。要完善改革组织推进机制,加大穿透式宣贯力度,高质量完成方案、台账制订和今年年底前的“硬任务”,全力打好开局起步主动仗,赢得深化提升行动“开门红”。

华智观点: 会议中提到“区分功能使命性任务和体制机制性任务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路径方法”,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也给出了相应工作重点:“对于功能使命性任务,重点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担当作为”;“对于体制机制性任务,重点是更广更深落实、形神兼备”。

对此,国有企业需要:1. 准确把握功能使命性任务和体制机制性任务的概念和特点;2. 确定相适应的路径方法。结合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的发言来看,对于功能使命性任务,国企需要找准在地区、产业和技术领域中的定位,在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对于体制机制性任务,强调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以及对于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刚性兑现等。

 

2.《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文章强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方向目标,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着力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在深化改革中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华智观点 该文章中多次提到“国家战略”、“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这对于国企深化改革具有方向指引作用。文章中,既提到了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是要实现的“三个明显成效”之一,又提到了要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

在国企重组整合的具体方面,该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趋势,对于国企战略规划、产业布局、业务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手段,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更加注重做强和做专,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从整体上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做强主业,坚决遏制部分国有企业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倾向。”

从以上一段文字来看,实业、做专、遏制盲目多元化和铺摊子是明确的改革方向。对于地方国企,这意味着:1. 在产业布局、业务布局方面,企业需要从当前多元业务中找准可以持续发展的主业,或者投入战略新兴产业挖掘潜力新业务,同时,还应考虑如何聚焦实业;2. 在技术、管理、运营层面,企业需要达到更高的专业化水平、争创一流,才能将主业做强、做专。

 

3.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第二期“智慧国资数字央企”大讲堂。张玉卓表示,希望进一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有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9月25-2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国务院国资委举办2023年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培训班。王志宏表示,近年来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总法律顾问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企业法治建设领军作用,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做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参谋者”、发挥法治工作价值创造功能的“实践者”、深化合规管理的“组织者”、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规划者”、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的“引领者”,推动国有企业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三高”组合拳助力中国中铁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提升”工作理念。高起点谋划后评价工作机制,高标准实施后评价项目,高质量提升后评价成果运用水平,扎实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2022年,全公司共对45个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或中期评价,涉及投资额2202亿元。通过上下联动、持续发力,不断强化投资管控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积极推动决策水平提升,持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将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后评价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后评价工作质量,促进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而不懈努力。

 

 

5.中核集团: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底线管控统筹有序推进法律纠纷案件工作

中核集团认真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精神,完善案件管控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推进案件压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统筹谋划;三是强化工作指导。;四是强化激励约束。

强化目标引领,严守管控底线。一是压减存量案件。坚持“一案一策”原则,多种途径推进存量案件压减。二是严控增量案件,坚决守住新增案件净增幅的管控底线。三是抓好重大案件集中化解,2023年上半年,办结重大案件11起,涉案金额约29亿元,其中八起由二级单位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牵头督办。

坚持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完善法务管理体系。结合案件暴露出的易发、多发、频发问题,完善重大项目法律管理要求。二是推进合规风险防范。组织开展“小远散”单位违规问题专项整治。三是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深化“1132”内控工作思路,通过监督评价,梳理采购、资金等重点领域内控缺陷,完善制度要求、补齐管理漏洞、降低案件风险隐患。四是积极主动维权。成员单位法律意识不断提升,通过主动维权,积极维护集团权益。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