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要闻
1.国资委:坚决防范化解央企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
2.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二、企业观察
3.泸州老窖集团:持续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推动公司法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4.成都产业集团:深入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升集团合规管理质效
1.国资委:坚决防范化解央企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全面部署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和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会议强调,国资央企各单位要直面突出问题,锁定目标任务,按照方案部署,有力有效抓好专项治理问题整改。要聚焦“三个深挖”,即深挖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履职待遇违规等问题,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问题。聚焦“四个不力”,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履职尽责不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力、基层减负不力等问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聚焦“四个领域”,即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同时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风险一旦露头就要果断出手将其消灭在萌芽、阻断在早期,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华智观点:华智咨询认为,中央企业配套发展金融版块相关业务,主要目的是立足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与实体经济,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的主责主业发展。因此,对于央企金融版块业务风险相关问题,不仅需要从金融视角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也要从产业发展视角考虑金融版块业务风险对央企主责主业造成的潜在风险、金融版块业务风险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系统化地思考风险。
对于央企金融版块整体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相关内容,华智咨询认为,还是应当从金融的本质说起。金融的字面意思为“资金的融通”,就是把资金富余的人手中的余钱,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调配到缺钱的人手中,解决市场上的资金需求。但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产业实体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对于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不宜采取强风险管控措施,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基于产业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设置灵活、适当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全局概念,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会促进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整个系统内的积累、传播和扩散,会造成整个金融系统陷入瘫痪,并且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各个经济主体均受到不可避的影响。系统性风险不仅会传染至金融体系,还会迅速扩散到实体经济中。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将系统性金融风险划为时间维度和结构维度,确立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识别体系及有关工作框架。《指引》将时间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描述为:“由金融活动的一致行为引发并随时间累积,主要表现为金融杠杆的过度扩张或收缩,由此导致的风险顺周期的自我强化、自我放大。”一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内生性风险,与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有关,通过内部累积、演化并向外传播,它客观存在且无法被消除,对其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二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亲周期性,利用经济金融系统的关联性和周期性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加剧和市场运行骤停。结构维度主要表现为风险事件的影响在不同市场或主体之间相互传染、叠加、扩散,对经济金融系统全局造成严重损害。相关定义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阐述:一是从宏观角度阐述系统性事件对经济金融市场和主体产生的颠覆性冲击。二是从微观角度阐述具体风险事件在经济金融体系中产生的风险扩散。
2.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动态
12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会见越南国资委副主席阮景全。苟坪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国资国企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互利共赢务实合作。中方愿同越方不断夯实交流基础、筑牢合作关系、强化多边协作,加强在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打造更多精品项目,助力两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3.泸州老窖集团:持续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推动公司法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泸州老窖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市国资委有关要求,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合规体系、内控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创新构建依法治企新模式,推动公司法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法治泸州、法治四川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持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增强法治引领力。建立完善“三层三级”制度体系,围绕充分简政放权、加强制度科学合理性等目标,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集团公司、一级子集团(子公司)、二级子公司等“三层”制度体系,各子公司以集团公司制度为蓝本设计自身制度,
二是持续加强合规体系建设,增强法治保障力。持续完善“一体两化三创”合规体系,为依法治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保障,坚持市场化与专业化先行,创造全员法治思维环境,创建全程法律风控制度,创新全域法律服务模式。
三是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增强法治驱动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基于宏观环境预测、历史经营数据、年度融资计划、投资计划和各子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实现预算范围100%覆盖,通过月度分析报表、经营分析会等方式,对子公司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4.成都产业集团:深入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升集团合规管理质效
近年来,作为成都市属国企首批合规管理试点单位,成都产业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合规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五位一体”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合规保障。
健全组织机构,压实合规职责。集团健全“总法律顾问—集团法务合规部—业务和职能部门—下属企业法务合规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体系。
优化内控管理,强化合规运行。推进实施四大业务板块内控优化提升工作,区分不同业务类型风险特点,将合规要求嵌入内控流程,着力构建差异化内控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合规基础。统筹推进制度“立改废”,确保制度笼子“再扎紧”、管理机制“再优化”。
提升风控水平,严守合规底线。按照《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的要求,将合规要求内化到岗、落实到人,划定合规履职底线。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搭建大数据金融风控平台,推动风险数据实时报送、分析和预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法律服务能力,提升合规保障。建立“法律智库”,与知名高校合作,建立法务人才培训基地,创设“产业集团法律讲堂”,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开展理论和实践授课,加强法务合规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合规文化培育,营造合规氛围。积极开展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法治知识竞赛等普法宣传活动,开辟“法治走廊”“法治图书角”等线下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全面合规、全员守法的文化氛围。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泸州老窖集团、成都产业投资集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