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要闻
1.国资委: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
2.国务院印发新文件!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考核
3.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资委及委管企业巡视工作推进会议
4.9月1日起施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公布
二、地方国资国企观察
5.深圳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完成签约超1170亿元!四川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巴中县域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1.国资委: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
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保持爬坡过坎的责任感,狠抓落实不动摇,全面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见效。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把充分发挥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手段,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更加注重做强和做优,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提升活力效率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广更深落实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完善监管服务深化改革,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深化分类考核、分类核算,健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实时在线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华智观点:这次会议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应当在服务国家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活力效率和完善监管服务等方面展开工作。国有企业被要求围绕国家战略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和产业控制作用;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手段,聚焦实业,推动整合重组,提高质量和效益;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健全企业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员工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最后,会议强调了结合授权与监管,放活与管好相统一,深化分类考核、分类核算,构建数字化智能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科学性有效性。这些指导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方向,旨在推动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实现更加有效的运营和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2.国务院印发新文件!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考核
据中国政府网5月29日消息,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其中要求,压实企业节能降碳主体责任,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考核。
《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方面,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项任务;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措施。
3.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资委及委管企业巡视工作推进会议
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资委及委管企业巡视工作推进会议。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此次会议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国务院国资委和委管企业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从8个方面准确把握《条例》修订主要内容,提高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牢牢把握政治巡视定位,坚持巡视工作方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和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党中央对巡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巡视工作主体责任,细化党委抓巡视工作的具体要求;突出“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的巡视监督;强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明确巡视整改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推进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持续加强巡视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4.9月1日起施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公布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52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处分工作的原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给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坚持公正公平,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宽严相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是明确适用对象的范围。沿用监察法实施条例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界定。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违法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国家对违法的金融、文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追究责任另有规定的,同时适用。
三是规范处分的种类及其适用。在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保持衔接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的种类和期间。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将“三个区分开来”有关要求转化为从轻或者减轻处分的情形。
四是细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聚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易发多发违纪违法问题,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章规定的有关违法行为具体化为51项违法情形,并明确相应的处分。
五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工作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处分程序以及复核申诉、纠正纠偏等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对处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5.深圳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月28日,深圳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孟凡利强调,要加快推动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增强实施和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争创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要大力推动全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构建形成符合深圳特点、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国企格局,强化国企主业管理,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完成签约超1170亿元!四川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巴中县域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5月28日,四川省国资委组织国资国企赴巴中市开展托底性帮扶巴中县域项目集中签约,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共签约项目65个、金额超过1170亿元,签约金融协议4个、金额超300亿元。
此次活动是四川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把省委、省政府关于托底性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携手地方共同抓好帮扶工作,助推巴中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四川省国资委、巴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各项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努力在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加快巴中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深圳发布、四川国资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