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要闻
1.国资委召开央企负责人研讨班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2.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3.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聚焦提升“五个价值”
二、地方国资国企观察
4.上海国资国企发布AI+行动倡议
5.青岛市国资委出台《监管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试行)》
1.国资委召开央企负责人研讨班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7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举措。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加快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扎实抓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要突出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指导企业紧盯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压实稳增长责任,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积极主动优化调整经营策略,切实把发展重心转换到依靠创新的内涵型增长上来,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应收款项清收力度,带头偿清拖欠中小企业的欠款,助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乘势而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紧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任务,今年底要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最新改革任务,结合地方工作实际研究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的具体落实举措,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给予企业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企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加大改革示范引领和典型推广力度,充分激发企业发展内生活力动力。要持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持续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切实提升国资监管专业能力,强化监管的科技思维、产业思维和战略思维,加快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体系,加强对下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打造集中统一、专业高效、上下协同、监督有力的国资监管体系,切实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防严控债务风险、合规风险、投资风险、境外风险,健全防范化解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控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子企业风险的穿透式管控,高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夯实党建基层基础,毫不松懈正风肃纪反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华智观点:会议强调了国有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从管理咨询公司的角度来看,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已成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聚焦稳定增长时,应该把增长思路打开。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径不仅指技术进步,还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环境成本等方式。此外,国有企业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议给予企业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其实施更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并加大改革示范引领和典型推广力度,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升监管专业能力,并加强对子企业风险的管控,以确保高质量发展的风险长效机制。最后,国有企业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夯实党建基层基础,严明纪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2.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兼并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7月24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现行有效的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征管文件进行了梳理,并按照企业兼并重组的类型,分门别类明确了适用主体、适用情形、政策内容、执行要求及政策依据等内容,还一并附有具体税收政策文件和征管文件汇编,力求为纳税人提供简明易行、获得感强的操作指南。
财政部表示,随着我国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数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增加,但企业兼并重组类型复杂,涉及的利益关联方较多,资产和股权划转的税务处理要求较为细致,部分地区和企业反映分门别类、灵活运用政策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引导企业正确适用兼并重组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编写了《指引》。各级财税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培训和政策解读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3.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聚焦提升“五个价值”
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国资央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宏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资产增加值、收入、利润实现翻番式增长,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5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国资央企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提升“五个价值”,进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4.上海国资国企发布AI+行动倡议
近日,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11家市属企业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共同发布“上海国资国企AI+行动倡议”,充分展示上海国资国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垂类及端侧应用的战略决心。
仪式上,中国太保、国泰君安、上海电气、申能集团、上海仪电、隧道股份、华建集团、机场集团、联和投资公司、上海银行、上汽集团等11家企业代表共同宣誓“AI+赋能国资‘垂’范,智享未来国企‘端’行”。市属企业将结合业务实际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集成创新和市场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行动倡议聚焦两方面内容,一是聚焦夯实大模型基础设施,在大规模算力集群、高质量数据语料等方面发挥国资国企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国资国企支撑上海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坚力量。二是聚焦大模型垂类及端侧研发应用,在金融、制造、建筑、能源等领域,推进企业加快开放并打造一批可以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行业大模型应用示范场景。
5.青岛市国资委出台《监管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监管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行为,提升董事会经营决策效率,青岛市国资委研究出台《监管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试行)》,指导监管企业健全完善董事会授权管理机制,做到规范授权、科学授权、适度授权,确保董事会决策质量和效率相统一。
《办法》规定,监管企业董事会可以结合企业经营决策需要,将部分职权授予董事长、总经理行使。授权事项范围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董事会的法定职权、需提交股东会或市国资委决定事项、国资委授权放权事项,以及法律法规、国资监管文件或者公司章程规定不得授权的其他事项,不得授权。
《办法》规定,监管企业董事会应规范授权程序,制定授权决策方案,明确授权对象、授权事项及额度标准、行权要求、授权期限、变更条件等,经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后,由企业董事会作出决定,并相应修订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等内部管理制度。监管企业要建立授权事项决策执行评估机制,定期跟踪掌握授权事项决策执行情况,对授权事项实行动态管理。
《办法》规定,按照“谁授权谁监督”原则,监管企业董事会是规范授权管理的责任主体,对授权事项负有监管责任。董事会不因授权而免除法律法规、国资监管文件规定的应由其承担的责任。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人民网、考核分配局、上海国资委、山东青岛国资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