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要闻
1.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2.国资委原秘书长彭华岗:从五方面打造现代新国企,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二、地方国资国企观察
3.西藏自治区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
4.广东国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想“再造一个广东新国资”
1.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署名文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章提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在落实。要自觉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重大责任,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改革实效。
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分类考核、分类核算。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企业不同功能作用,设置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考核指标,探索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充分体现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导向、战略要求,充分体现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差异性的精准把握。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客观、可量化的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夯实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基础。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完善国资国企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完善党领导国资国企工作的各项制度,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国有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对国有经济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减少行政干预,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集中统一监管制度,打造专责专业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深入推进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健全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创新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机制,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完善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深化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健全更加精准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出资人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主体贯通协调,健全国有资产监督问责机制,不断提升监督效能,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华智观点:近期,《人民日报》刊发了张玉卓署名的文章,深入探讨了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及其落实措施。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分类改革,提高灵活性,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以提升竞争力。此外,企业要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引入外部董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从而提升市场化水平。最后,推动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也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应合理确定负责人的薪酬,并探索与市场接轨的工资决定机制,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综上所述,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的文章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方针,国有企业应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灵活应对变化、优化管理、强化监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使命,也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与适应,国有企业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国资委原秘书长彭华岗:从五方面打造现代新国企,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8月15日,“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在上海外滩举办。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发表《打造现代化新型国有企业》的主旨演讲。
彭华岗说,现代新国企是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并为之提供关键支撑的现代化新型国有企业,“现代新国企不仅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且能够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他认为,现代新国企有六大特征:一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格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模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二是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引领战略性前瞻性产业发展,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导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推动者,可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四是市场失灵的稳定器,改善供给需求、引导要素流动、弥补市场失灵,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最优结合。五是安全发展的压舱石,应对重大斗争,化解重大风险,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石。六是共同富裕的支撑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领域有效供给,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如何打造现代新国企,彭华岗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成为可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有企业对重点领域保障,支撑国家战略安全;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3.西藏自治区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
8月15日,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在拉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对自治区国资国企改革工作进行再推进、再部署。
会议要求,各地市、各部门、各国有企业要将国企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铆足干劲,牢牢盯住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的目标要求,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一是突出抓好高质量发展。强化盈利能力,确保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10%;强化科技创新,在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上下功夫;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典型引路,优化投资布局。二是突出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坚持“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加大“两非”“两资”处置力度,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做好企业瘦身健体,将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产权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三是突出抓好提升企业活力。持续推动各层级企业全面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厘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强化章程管理,动态优化党委(党组)前置研究事项清单,提升外部董事履职素质能力,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四是突出抓好国资监管。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各有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等各类监督力量的贯通协同,构建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持续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做好全区企业无偿划转工作。五是突出抓好“大国资”构建。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与中央企业在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合资合作;充分利用兄弟省市对口援藏平台,强化援藏省市国有企业对接合作;树立“西藏国资一盘棋”思想,强化区属国有企业与地市国有企业融合发展。六是突出抓好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党对国资国企全面系统整体领导的工作体系,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夯实党建基层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七是突出抓好组织保障。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工作,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政策宣贯,定期开展调度,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确保2024年底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0%以上的主体任务。
4.广东国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想“再造一个广东新国资”
广东省国资委近日出台《省国资委拓新工程行动方案》(下称《拓新方案》),推动省属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序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拓新方案》设定了相关目标,到2027年,省属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投资规模突破900亿元,力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营收占比达到20%;到2030年,力争各项指标在2027年的基数上再增长20%,实现行业龙头企业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
《拓新方案》提出,对省属企业现有项目或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分类梳理形成A、B、C三类拓新项目、拓新企业,并对拓新企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方案”。
其中,A、B、C三类拓新项目、企业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A类项目或企业由省国资委优先给予政策扶持;B类由各省属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扶持;C类由各省属企业(集团)自主培育支持,力争尽快形成科技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拓新方案》鼓励省属企业集团结合实际对拓新项目或企业探索建立长周期考核,明确差异化考核目标,给予初创型企业或拓新项目3-5年培育期,合理设定战略亏损期,不纳入“两非”“两资”及亏损治理范围。
同时,激励机制上,在赋予拓新项目团队更大自主权,支持拓新项目或企业统筹用好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员工持股,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激励等方面,《拓新方案》均提出了政策支持和激励。
来源 | 国务院国资委、澎湃新闻、西藏自治区国资委、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