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周要闻
1. 国资委:召开国企对标世界顶尖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进大会
10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召开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进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价值创造行动取得的明显成效,指出履行好战略使命是国有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应有之义,强调国有企业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履行使命、增创价值,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上彰显更大担当。
会议要求,国有企业要坚持战略导向、强化对标提升、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国企改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会议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核集团、京东方等6家企业作了交流发言,中国石油、安徽海螺集团等14家企业作了书面交流。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各中央企业和有关地方国资委及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华智观点:
会议强调了国有企业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4个方面履行使命、增创价值,为国有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全球化挑战。要求国有企业深化国企改革,这有助于国有企业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深入推进,作为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华智咨询紧跟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华智咨询可以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国有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管理咨询、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服务,拓展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规划服务,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路径;为企业提供管理创新方面的服务,包括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所作重要指示精神
10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所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指导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努力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可靠的兜底保障者、“两新”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行业规范标准的先行探索者,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高瞻远瞩,对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殷切期望,为国资央企依托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加快发展资源循环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指导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深刻认识所承担的使命责任,牢牢把握功能定位,持续深化改革,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会议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意义重大。要聚焦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作用,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要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循环经济领域深精加工产业集群。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国务院国资委将持续指导推动企业加快完善组织制度体系,与国资监管各项要求做好衔接,指导企业在废旧动力电池、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等领域重点布局,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回收网络,探索形成业务清晰、专业化运营、管理高效的发展模式,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3.宁夏银川市国资委:“三个聚力”深化机制改革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宁夏银川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和宁夏关于国企改革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各项工作,聚力建机制、谋产业、抓创新,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
聚力推进产业发展,培育企业新动能。聚焦“六新六特六优+N”“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布局产业、谋划项目,开展“百日攻坚”工作,争取地方专项债1亿元实施新能源充电桩项目、争取8376万元中央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金实施第七污水处理厂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争取38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氨纶项目及融资5.3亿元实施城市燃气管道更新和智慧燃气项目等年度投资共22.38亿元的18个项目正有序推进。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项目,花博园项目为积极打造全国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形成破局之势;算力运营池项目已对接引进科大讯飞、深圳前海,智慧城市公司投入800余万元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改造,成功与九州未来合作建设1000匹高性能算力集群,为“算力之都”建设服务;立项投资8亿元实施配售型、配租型保障房建设,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公益性领域集中。1—9月,直接监管企业营业收入32.02亿元,同比增长23.6%。
聚力推进机制革新,激发企业新活力。针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起草了《关于推动银川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0条务实管用的措施。聚焦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相统一,修订、制定市属国企投资、租赁、合规管理等12项制度,在投资权限、租赁期限、创新培优等方面给企业充分授权。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银川市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各集团公司所属16户子企业(创投13户,资管集团2户、文旅集团1户)已参照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式,更大范围、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持续完善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制定《银川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及实施方案(初稿),优化差异化个性化指标清单,全面实施“一企一策”精准考核。
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出台《银川市属国有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培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培育银川中科元昊科技有限公司、银川智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采用“双聘”方式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入科研人员7人,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在《银川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中明确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的考核原则,引导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印发《银川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实施细则(试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对企业科技研发费用支出按照75%的比例视同经营利润加回。城发供应链公司完成全区首例数据资产的梳理、合规确权、资产登记、资产评估、融资授信等工作,获交通银行500万元融资授信,成为宁夏数据资产授信第一单,实现了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
4. 浙江省:提前完成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年度目标
今年以来,浙江国资国企持续深化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改革工作台账任务综合进度为75.4%,提前完成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2024年完成 70%以上主体任务要求。
一是高站位部署推进改革任务。浙江省国资委坚持把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系统落实,通过构建“1+3+11+N”新一轮改革框架体系,系统谋划25项重点改革任务、22项重大改革载体、18项重要制度修订、21项重点量化目标任务,以务实举措推进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高效率督导推进工作落实。督促各省属企业制定印发改革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指导各地市根据实际制定改革方案或任务台账,多次组织召开国企改革相关会议及培训,扎实做好改革政策宣贯与解读,强力推进建立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联席会议,增强省级各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穿透力。
三是高质量强化推进试点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确定基层联系点企业11家,赋予各地各企业更大改革自主权,结合自身改革发展实际开展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探索,深化杭州区域综改试验、世界一流“双示范”企业、“科改行动”、“双百行动”等专项工程和专项行动,加大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力度,更好为全省乃至全国深化国企改革探路先行,提供更多浙江样本。
四是高标准开展先进典型引路。深入发掘国资国企改革典型,及时总结优秀改革案例,讲好浙江国资国企改革故事,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对标先进、比学赶超,有效发挥先进典型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营造支持国企改革的良好氛围。
来源 |国资委网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